2010年5月14日 星期五

青春結束了

Solo Exhibition of

紀玲玉

2010.05.12-05.16 / 茶會 05.15(Sat.)pm14:00

純 空間 高雄市前金區文武三街101號

Tue.-Fri. 17:00-23:00

Sat.-Sun.16:00-24:00

2010年1月24日 星期日

取一個名字
Solo Exhibition of
王綵慈
攝影x影像創作展
2010.01.26-02.07 / 慶生會 01.26(Tue.)pm18:10
純空間 高雄市前金區文武三街101號
Tue.-Fri. 17:00-23:00
Sat.-Sun. 16:00-24:00

黃色斑馬翻臉了!

Exhibition of

高師大美術研究所

指導教授: 洪上翔 教授

2009.12.31~2010.1.21

座談:2010.1.16(Sat.)pm2:00/與談人:林奕嘉 蘇家賢 楊堯君 黃法誠 呂志文

純空間 高雄市前金區文武三街101號

Tue.-Fri. 17:00~23:00

Sat.-Sun. 16:00-00:00




2009年12月19日 星期六

Low -浮宮 米克斯版

2009.11/25~12/25
close party (因臨時有事取消,敬請見諒,展覽正常開放)

2009年9月24日 星期四

re-code
Solo Exhibition of
林佩穎
2009.9.25~10.7
opening :9.25 PM7:00
在大歷史的敘事之中,微小的個人被抹去,但這些微小的個人事蹟,卻以點點滴滴,
構築出另一種面向的微觀畫面,那畫面從私人家族相簿出發,
將每一個片段的面貌留下,時間已流逝,但另一種畫面經過描繪,
以另一種形式被留下,微小的片刻並不準備被遺忘,
而是成為另一種真實,提醒所構築成現在的過去。
此次,從鹽埕崛江商場的女人出發,大敘述即將被re-code.....
純空間 高雄市前金區文武三街101號
Tue.-Fri. 17:00-23:00
Sat.-Sun. 16:00-00:00
LOW浮宮
LOW Float Palace

林慶芳 開放工作室個展

Taifong Lin solo exhibition-Open Studio

2009.08.22(Fri. )- 09.22(Mon.)

純空間 高雄市前金區文武三街101號
Tue.-Fri. 17:00-23:00
Sat.-Sun. 16:00-00:00

2009年6月30日 星期二

聽我們說故事
陳俐璇, 個展
Listen to our story-telling
Solo-exhibition Chen Li-Hsuan

「 地方因為有故事的流傳而開始展現詩一般的情境。
故事是地方的靈魂,
是一種人對環境的知覺與回應,
透過地方故事的引導 空間的豐富性及記憶也因為如此得以延續與創造。 」
7/1 ~ 7/5 邀請你一同前來聽地方說故事......


展覽時間:98.7.1~7.5
開放時間:周三至周五 PM5:00-PM11:00
週六.週日 PM4:00-PM12:00
地點:CHUN ART 純 藝文空間
高雄市前金區文武三街101號

2009年5月31日 星期日

Damo
Solo Exhibition of
許聖泓
2009.6.17~6.30
CHUN ART 純 藝文空間高雄市前金區文武三街101號
0988022821:Mr.Lin
Open:Wed.--Fri. 17:00-23:00
Sat.--Sun. 16:00-24:00


超爽的!辦了一個展
Exhibition of
曾彥茹 施晴晴 蘇雅欣
2009.6.1~6.14
CHUN ART 純 藝文空間高雄市前金區文武三街101號
0988022821:Mr.Lin
Open:Wed.--Fri. 17:00-23:00
Sat.--Sun. 16:00-24:00

2009年5月14日 星期四

一打十二個 版畫展

Exhibiton of

王婷羿 方雅鈴 林郁涓 洪千涵 黃馨 曾彥茹 楊雨萱 張家慈 張韶華 張怡閔 陳葦玲

黃郁生(特別邀請)

2009.5.13~5.31

CHUN ART 純 藝文空間高雄市前金區文武三街101號
0988022821:Mr.Lin
Open:Wed.--Fri. 17:00-23:00
Sat.--Sun. 16:00-24:00




2009年4月30日 星期四

高雄設計節 (Portable GALLERY@23.)

Exhibition of

子宮藝文

2009.5.1~5.10

Opeing Party:2009.5.1(Fri.)pm20:30

CHUN ART 純 藝文空間高雄市前金區文武三街101號

0988022821:Mr.Lin

Open:Wed.--Fri. 17:00-23:00

Sat.--Sun. 16:00-24:00

2009年2月7日 星期六

高雄設計節(純空間場) 2009.5.1~5.10

05/01-05/10。2009高雄設計節隆重登場KDF09' 在"讓城市變輕,設計PORTABLE"的主軸下,為大家策劃了6大活動子題和音樂特別企劃活動:

2009高雄設計節即將在五月一日到十日於擴大營運的駁二藝術特區登場,匯集國際前瞻觀點與台灣原創設計,融合專業鬼才與學生新銳,從概念、品牌到創意商品,全面衝擊民眾腦海中的生活印象!以「PORTABLE」為主軸,強調隨身攜帶的創意概念,區分為六大主題:

1. 國際設計倉(Portable LOFT)最有玩樂概念的生活環境議題國際展Utterubbish,以 useless life-designs for sustainable lifestyle (無用設計-永續生活)為主題,10餘國20多位最頂尖的知名設計師和團隊共同展出超過100個創意,一次攜帶至KDF高雄設計節!

2. 台灣原創館 (Portable ORIGINAL)KDF邀請14個最台灣最原創的獨立設計師品牌創意商品,展覽+販售,觀摩台灣創意新活力,破天荒攜至KDF高雄設計節!

3. 學生新銳展 (Portable FUTURE)學生設計新銳一向最大膽敢言,最能提出衝撞新想法的設計能量群,台灣設計新銳,大膽表達新未來,南方20間以上的設計美術系所共同演出,一年一度學生界最高段的學長姐,通通網羅攜伴至KDF高雄設計節!

4. 創意逛大街 (Portable GALLERY)換個設計角度,城市就是最好的藝廊;去年展出就有10萬人次參與的台灣設計展,今年再度與你見面,不管你逛到高雄市立美術館,在高鐵左營站、捷運站、還是在新崛江的餐廳小店咖啡館裡,數十位台灣在地設計師藝術家們的新創作發表,加上Andy Warhol安迪沃荷、芭小姐的異想家居等,讓你在生活中輕鬆與設計一同呼吸;展覽攜出殿堂外就在KDF高雄設計節!

5. Portable交流廣場 (Portable PLAZA)今年首創的開放式空間設計論壇,無時空疆界的全方面的導入創意鬼才、設計天才、專業達人,一起來聊聊趨勢、聞聞創意;也特別邀集台灣創作樂團齊聚一堂!讓熱鬧的活動中融合知性的人文,不管知識常識練武功來湊熱鬧的,攜進攜出都在KDF高雄設計節!

6. 品牌貨櫃館 (Portable CONTAINER)在高雄,貨櫃可是與港都生活息息相關的熟悉物件,利用貨櫃藝廊概念的創意展,為大家邀集品牌和藝術家共同展出!裝卸攜吊至KDF高雄設計節!

4月30日前預售,每票附贈CI BOYS公仔乙只 憑票於5/10前至駁二藝術特區或現場服務台兌換。購票請洽:年代售票系統 或 駁二藝術特區(TEL: (07) 521-4899)
單日個人票:NT$199

單日二人同行票:NT$349

限時預售票:6張NT$999

活動日期:98年5月1日至5月10日開放時間:每日10:00~20:00;19:30後停止售票與入場(5/10學生新銳展僅開放到18:00)
地點:駁二藝術特區 (高雄市鹽埕區大勇路1號)
活動網站: http://kdf.designer.org.tw/




集體意識
Exhibition of
李宗達
2009.4.15~4.26
CHUN ART 純 藝文空間高雄市前金區文武三街101號
0988022821:Mr.Lin
Open:
Wed.--Fri. 17:00-23:00
Sat.--Sun. 16:00-24:00

2009年1月15日 星期四

我要去當兵
Exhibition of
丁禹仲
2009.3.25~4.12
Opening reception:3.25.2009,6:00pm
文/楊佳璇
「我要去當兵」如同一種自我面對無法逃逸的體制下所生產出的精神分劣式的亢奮標語。

面對自己在28歲生日之後即將迎接的兵單,丁禹仲索性反其道而行,以生日為名義,在現場放置閃爍七彩霓虹燈的泥彩蛋糕,並插上待命上陣的各式模型小士兵蠟燭,歡欣鼓舞的慶賀生日過後當兵的光榮到來。

丁禹仲以斑駁字體在牆上書寫「為國家、為民族,犧牲奉獻絕不怕!」一種對於為國奉獻的懷舊思想情節嘲諷。並模擬軍服或制服上的刺繡文字的形式,將「展開勇敢的翅膀,奔向神聖的前方」或「守軍紀、鼓士氣,救國家要克敵!」這類宣示為國奉獻的光榮及神聖性的精神標語,刺繡成金色文字並表框懸掛於粉紅色牆面。除了標示出在國家機制這個大論述底下所生產出的意識形態;粉紅色牆面則像是對比這些陽性中心的威權思想的嘲諷。

在台灣,當兵仍然是必須履行的國民義務,至今仍殘留一種英雄主義式的崇高感,這無非是國家機制在當中作祟。對於現在普遍的年輕人而言,當兵已經不再等於愛國與犧牲,卻與耗費生命幾乎畫上等號。

仔細觀看丁禹仲這件作品,雖然他以當兵作為題材,逆向操作並略帶嘲諷的傳達自身的批判,但他並不試圖嚴肅反思或抗爭,卻提出新世代個體對於現下國家體制所持有的笑顏以對的輕質論調。
*楊佳璇-現為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史與藝術評論研究所研究生,現任藝術觀點採訪編輯.
CHUN ART 純 藝文空間高雄市前金區文武三街101號
0988022821:Mr.Lin
Open:
Wed.--Fri. 17:00-23:00
Sat.--Sun. 16:00-24:00
無言

exhibition of

胡佩慈

2009.2.14~2.27

Every Detail of This Damning Life

文/楊佳璇

胡珮慈作品有股未完成及隨性的節奏感,如同作者正在試著摸索自己在面對畫布時所可能繼續創造的。

畫布上大畫面的以色塊塊面處理,作者並以生活周遭的親人及朋友為描繪對象,將他們以不自然的姿態溶入這些大紅色塊中。有的正抬舉著腿或者斜臥著,或者
吃著盤子裡綠色及黃色的義大利麵醬料,這是胡珮慈的《紅色》系列。

紅色,來自於作者從紅綠燈得來的聯想,於是,他單純地以鮮紅色為作品背景,除了背景營造了作品畫面給人的噁心感受之外;畫面中的人物,又以一種彆扭的姿態對著你發笑;畫布上的黃色與綠色的配色,則是紅綠燈中紅燈除外的黃燈和綠燈…這一切是有那麼點無厘頭。

胡珮慈以身邊的親人及朋友為創作題材及對象,但她換了一種詮釋方式,將這些人物對象壓縮在紅燈發想出的紅色顏料中,畫中各種姿態的人物瞬時變成平衡大紅背景的一個構圖元素,僵硬的姿態就像在鎮日在路口盡忠職守的小綠人及紅綠燈。

在《因早起而骯髒》系列作品,作者同樣以濃稠顏料,隨性的以各種幾何形狀平塗在厚紙板上。顏料上的小人物,同樣以作者周遭的朋友為對象,被隱匿在以幾筆畫出的隨意線條、顏料,以及紙板的原色中。

於是,理所當然的作者畫中人物的身分總是被抹除的。對於對象的描繪並不會是作者所想強調的。實驗性的繪畫方式,以及將對象醜化成一種怪異姿態,是一種作者在面對自己生存當下的一種抗拒,而抗拒的對象,或許是作者自己,抑或是對於這整個社會的許多卑微及微不足道的生活瑣事,即對於這些該死的日子所有細節(Every Detail of This Damning Life)的感性描繪。

或許我們不將作品的表達方式及內容呈現,簡化成專屬於時下年輕創作者的創作趨向,而是可以以接納方式接受創作者對於創作時嘗試提出的實驗態度。

*楊佳璇-現為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史與藝術評論研究所研究生,現任藝術觀點採訪編輯.

CHUN ART 純 藝文空間高雄市前金區文武三街101號
0988022821:Mr.Lin
Open:
Wed.--Fri. 17:00-23:00
Sat.--Sun. 16:00-24:00

疲勞
Exhibition of
羅紹徽 許曦伊
2009.1.28~2.08
文明疲勞轟炸
文/楊佳璇
此次聯展推出青年創作者羅紹徽及許曦伊的聯展─「疲勞」。闡述人類面對現代媒體資訊大爆炸,以及核子炸彈試驗的兩種不同方式的轟炸疲勞。

羅紹徽煞有其事地,以玩笑性語彙,取用核彈試驗時,因為爆炸在高空產生形同花椰菜造型的雲朵。一面以博物館說明牌方式,諷諭性的介紹人類偉大發明─新興品種花椰菜全球發展年表。一面在一旁認真附上真實地理立體模型解說,於是你會看到在地理模型圖中的每大洲及太平洋上空,都長出了現實中,一朵又一朵大小不一的腐臭花椰菜。許曦伊則是以多彩且互相交融的色塊,繪製一個又一個帶有虛擬華麗的迷幻人形,表達我們當下面對媒體世界,一種生存在介於真與假的混沌狀態。兩者以不同的視角,切入文明發展後人類所必須承擔的相對代價。

前者,作者試圖透過較簡單輕鬆的方式,由花椰菜對應核子炸彈產生的雲朵,顛覆文明中的符號建構,諷諭社會中的各種制式化結構。若說花椰菜是一種對於戰爭的諷諭,那麼更進一步,作者更想透過此作品,反證文明的內在結構中能指及所指之間的構成關係。而後者,作者以在當今人類生活中已占據不可或缺地位的各種資訊媒介為對象,表達人類當今必須承受隨時面臨資訊焦慮症中的恐慌。於是身心及軀幹,或者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都似乎漸漸扭曲在這些虛擬塑造成的時空當中,退化成人與人之間的言語溝通或者相處關係的畸形,形成面對資訊爆炸的各種無以明狀的無力感。
*楊佳璇-現為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史與藝術評論研究所研究生,現任藝術觀點採訪編輯.
CHUN ART 純 藝文空間高雄市前金區文武三街101號
0988022821:Mr.Lin
Open:
Wed.--Fri. 17:00-23:00
Sat.--Sun. 16:00-24:00

2008年12月21日 星期日

補償
證明交會法
帶著一支市售上你絕對沒見過的自我解放軍
走進激情的自然風景
在了解橋頭之前
就脫得一乾二淨
夠坦承吧!哈!
隔著透明描著混濁跟我不相關的逝去
在乎至極但又能怎樣呢?
無法証明 亦無法補償
只有交會的瞬間體悟到一種圓融的什麼
於是我持續等著突如其來的摧毀
Exhibition of
倪祥
2009.1.10~2009.1.26
一種百無聊賴的臨摹
文/楊佳璇
《橋頭之前》,是倪祥個展中的一件錄像作品。他記錄了在橋頭一列舊排樓被拆除的過程,再於螢幕上,以毛筆將建築被拆毀的部分,一筆一筆地慢慢補回去。在一旁的牆上,則遺留下一小片破碎的文字,好比作者自己對於建築體本身的死亡,所致上的哀悼。

當然,已被拆卸的建築體是無法再復原的,空留下跟著怪手破壞軌跡所移動的筆跡—描繪在螢幕上房屋骨架的輪廓。

對於身處於不間斷開發以便轉型成都市城鎮的我們而言,面對城市建築的被拆卸,似乎是再熟悉不過的經驗。拆掉那些廢棄的、老舊的建築,同個地點再搭建起一棟全新的高樓。

建築作為我們的遮蔽所,一種巢穴,在充滿了人們居住的記憶之後,隨著房屋主人的遷徙,或者逝去,建築似乎也失去了它被居住的意義。隨著時間轉移逐漸陳舊,最終在怪手抵達時,化成一片荒蕪。諸如目前大量被拆毀的眷村,我們感嘆著它同老舊建築所面臨的相同命運,於是我們在路邊停下來,隨意拾起一件眷村拆毀過程中殘存的某個物件,或者進入幾近廢墟的空屋中拍攝幾張照片,以便永久收藏對於建築本身的追憶。

但在《橋頭之前》中,作者似乎不為紀念,不為了保留記憶,更不為任何紀念價值。在螢幕上依樣畫葫蘆所留下的黑色建築骨架的輪廓,根本也與建築本體長相相差甚遠,甚至不小心就可被抹除。於是,這件錄像作品,相較於紀錄,卻更接近一種行為,一種對於建築被拆卸這件事情的寂靜抵抗行為。
延續這件作品的創作脈絡,另一件作品《遷徙瞬間》,倪祥先拍攝一個現實場景,並以如同插畫的形式,嘗試以現實場景中的物件為對象,進行各種聯想。並且,作者再根據聯想(或是想像)出的水墨繪畫,從現實中選取一個物件,將其與現實場景、聯想的繪畫,一同置放在一個盒子中。這個物件或許與作者繪製的水墨繪畫互有關連,或者幾乎全無關連。

當我們觀望著倪祥對於不同現實風景所延伸出的各個安排,一方面,或許我們跟著遁入了作者所聯想的,有股說不出的古怪感的繪畫世界;另一方面,我們經由這些置放在盒子中被製造出的不同真實風景、物件及聯想的繪畫的物件,接收到了作者試圖傳遞給觀者的訊息,而這些訊息本身是透著古怪之外某種程度的無聊的。倪祥說,他想表達自己對於眼睛所觀看到的不同畫面的回應。

不論是古怪,或是無聊,似乎都是因著作品中各個物件彼此之間的關係而起。從現實風景的照片,作者選取了極度稀鬆平常到根本不大值得我們特別關注的風景。畫中畫著由作者任意發想的水墨繪畫影像:照片樹幹中長出的野菇,作者將它聯想成CD隨身聽(還有CD及耳機)。另外在一旁放置一個現實物件─耳塞。我以為,盒子中的繪畫類似插畫,而這個插畫是對於現實風景的某種變形且無聊的臨摹及註解;而置放一旁的真實物件則是屬於插畫之外的第三層聯想。作者成功地表達了他面對世界的回應方式─一種瑣碎且百無聊賴的回應(畢竟,誰可以想像野菇究竟跟CD隨身聽有什麼關連,除了他們在外型上剛好長得有點相像之外?或者,一片野草,長出了一個投影機插座,旁邊附註上無訊號的投影機?)。

倪祥在作品中直接保留了他聯想及思考的創作過程。同上一件作品《橋頭之前》,作者紀錄著橋頭被拆卸掉之前的面貌,不加修飾地以毛筆一筆一筆勾勒建築輪廓。同樣,在這系列作品當中,作者並非如傳統水墨般臨摹自然中的風景,而是以一種註釋或註解的方式,說服我們所觀看到的風景僅是它的外衣,倪祥將這件外衣扒下,讓我們窺見到風景內正發生的某些格鬥事件。格鬥過程是一兩個扭打的人,其中一位即將被送上由樹幹聯想成的彈弓所彈射出去。

另外,我以為倪祥的水墨繪畫有一種機械性的元素,除了他擅以某個機械零件作為所聯想的物件之外。樹林中格鬥事件,或是扭打的人及彈弓,也如同種高科技機械裝置的各個零件,也就是說,倪祥眼中的各個生活場景,就像各類人造巨型機械裝置。

於是我思忖著作品中影像、繪畫與物件這三者的關係。作者並非在意可以描繪出何等有趣、有意義或者相似逼真的圖像,或許也不期望觀眾能完整明瞭圖像、物件與真實風景之間的關係。在這件作品中,影像、繪畫與物件這三者的關係,在符號的意義上,其實是互有關聯,卻又互相干擾的,因此讓身為讀者的我們,很難從他作品中確切說出,影像、繪畫到物件,彼此之間的關聯性,甚至是如何跟我們產生確切的連結及意義,也因此讓作品自然地透出一種無聊的有趣。

我試圖將倪祥拍攝的現實影像歸類為一種生活「風景」,而他進一步改造了這些我們習以為常的「風景」,並賦予「風景」新的元素,一種「無聊又有趣」的元素。我在一些青年創作者身上,同樣也看到各種以「風景」為題材進行的創作,同樣也有這類「無聊又有趣」的微小特質。諸如南藝王建浩的《微型風景》,以自己的介入來對風景進行一連串遊戲性拆解。而在張騰遠創作的風景系列,他也關注各種微小的風景。這些不同創作者對於「風景」所延伸出的創作方式,同樣有種無聊或是無厘頭的詮釋方式,這除了很難免會碰觸到作品跟政治之間的討論,我以為,這是青年藝術家以作品首要表示自己的當代性及身分。這部分,我想在這篇文章之外還可以另外做更深入的討論。
*楊佳璇-現為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史與藝術評論研究所研究生,現任藝術觀點採訪編輯.
CHUN ART 純 藝文空間 高雄市前金區文武三街101號
0988022821 Mr. Lin
open:
Tue.--Fri.:pm17:00~pm23:00
Sat.--Sun.:pm16:00~pm24:00




2008年12月4日 星期四

Rainbow in Gray
Exhibition of
孫于甯+楊馥菁
2008.12.17~2009.1.4
關於《Rainbow in Gray》的碎裂與肥腫的詭態
文/楊佳璇
暴力語彙的自我絮叨
「詭態」(the grotesque),或許可以暫時適用於我對於孫于甯作品的第一眼觀感。
在系列作品《Am I Series》中,五張色調一致的版畫圖像延續地開展在觀眾眼前。這五張版畫就像五張連環畫,畫面中非人非生物的異形面孔,宛若一種異生物的自我繁殖及演變過程,在晦澀的色調及碎裂的支架中,以各種支離破碎的樣貌躍進我們眼中。
或許這個異形面孔是作者自我「失語」狀態下的化身。她賦予了作品某種暴力元素,似乎是對於自身狀態的無法言說、阻塞與疏離所生產出的一種爆破式宣洩。
這樣的狀態在現實社會中是無法具備正當性存有的。因此,此時透過作品中帶有暴力性宣洩的形式,似乎就成為創作者自我絮叨與對話的唯一管道。
何以「詭態」?詭態或許是當我們面對一個難以名狀的形體,容易聯想到的詞彙。「詭態」沒有特定範圍,它可以說是一種生理的、也可以是心理的,也可以是日常生活中各種怪誕神秘之物,在視覺上又是變異及變形的。乍看這系列作品,卻讓我有種置身魚市場販售遺留,所堆棄下的各式腐敗的魚頭、魚身的發臭屍塊中。
同樣,在孫于甯作品《有洞的野餐也許》及《Stone or Mistake》中,仍是以較難以判讀的繪畫語彙,建構出畸零的敘事性畫面。 其中,在作者作品名稱的命名上,沒有合理的文法結構及語法,甚至詞彙之間也沒有直接的關聯。若說作者對於作品的命名,是一種擷取自詩的斷句,似乎又更像是一種詞與詞之間的隨意拼湊。或者,是作者試圖藉由作品名稱與無法清楚定義的繪畫符號,所刻意安排的一種相互呼應的關係。
作者擅於以一種非常態的語言,似乎是想撤離一切關於思考、語言及形體的枷鎖及束縛,讓觀者共同耽溺於她灰燼般的世界。
在潔癖上漫遊的毛
另一位創作者楊馥菁,她藉此系列作品《假仙假怪系列─長毛肥腿也有春天》、《在潔癖上漫遊的毛1》及《在潔癖上漫遊的毛2》,傳達她在面對西方主流價值觀影響下的社會,對於身體美的霸權標準的一種反撲與調侃。

在此展所展出的三件作品中,她以布及線,諧擬出人體的「肌膚」與「體毛」。諧擬乃是指帶有某種嘲諷的模仿形式,藉此形式及操作手法,作者以密麻的細線,模擬人身上被視為汙穢、醜陋的體毛,直接且毫無掩飾的放大曝露。或者,將許多複製的長毛肥腿,幻化成許多朝著天空蠕動、扭曲變形的蟲等之輩。
相對於「肥」,「瘦」可以說是另一種由媒體所建構出的流行神話。而「體毛」與「皮膚」又同時承載於這些美的標準之下。這當中當然影射出的,是大眾媒體對於女性身體應有標準的刻版印象似的展演。媒體代表生產者,觀眾則是接受者,在當中所不符合這一切美的標準及規則之人,就如同蟲等之輩被排拒在外。

在作者楊馥菁藉由作品所做出的抵抗姿態之下,這種嘲諷卻似乎會遁入另一種與媒體合謀的相對二元價值觀的弔詭危機之中。
*楊佳璇-現為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史與藝術評論研究所研究生,現任藝術觀點採訪編輯.

CHUN ART 純 藝文空間高雄市前金區文武三街101號
0988022821:Mr.Lin
Open:
Wed.--Fri. 17:00-23:00
Sat.--Sun. 16:00-24:00

2008年11月23日 星期日

Chinny Chin Chin

Exhibition of
孫于甯 劉上萱 許尹齡 王姿婷 劉彥均
2008.11.16~2008.11.29

CHUN ART 純 藝文空間高雄市前金區文武三街101號
0988022821 : Mr.Lin
Open:
Wed.--Fri. 17:00-23:00
Sat.--Sun. 16:00-24:00